机械-覆膜面面观(三)
即涂覆膜 覆膜作为印刷制品表面装璜的精加工工艺,在我国印刷及包装等行业内得到广泛的利用。但目前我国90%的覆膜工艺仍在采取国际上60年代的即涂覆膜技术,这类技术使用进程复杂,并给我们的环境及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以下: 1.即涂覆膜进程中大量使用含苯溶剂,而苯是1种极强的致癌、致残、致畸胎的物质。因我国仍大量使用含剧毒的即涂覆膜工艺,导致在我们生活中有大量通过即涂技术覆膜的印刷包装产品,比如教科书等图书的覆膜封面、食品覆膜包装、药品覆膜包装、玩具覆膜包装、饮料覆膜包装等等。这些残留有含苯溶剂的覆膜包装产品在使用中还会延续地与人们接触,在平常生活中埋下了1颗颗危害健康的不定时炸弹。其危害非法强拆诉讼期限过可以补偿吗,特别是对儿童的危害,非常大。根据美国国家癌症学会04年8月的1份研究报告表明,儿童长时间接触含苯的产品,最容易得上白血病等血液病。 2.因即涂覆膜进程中使用含苯溶剂,对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身体有极大的危害。目前我国99%的覆膜工人为女工,而其中的55%是未婚女工。这些女工长时间在覆膜车间工作容易产生急性苯中毒及亚急性苯中毒,易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等商铺拆迁房东怎么分配,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未生育的女工还容易产生习惯性流产或产出畸型胎儿。目前在我国因覆膜缘由导致不能生育或习惯性流产的诉讼案件已有数起。 苯对人体的危害 苯可以在肝脏和骨髓中进行代谢,而骨髓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构成部位。故苯进入体内可在造血组织本身构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谢产物,长时间接触苯可引发骨髓与遗传侵害,血常规检查也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乃至产生白血病。 3.即涂覆膜进程中大量使用的溶剂具有挥发性,而且其工艺也要求溶剂完全挥发,这样就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这些挥发的溶剂也会在生产进程中埋下火灾和爆炸的重大隐患。 水性覆膜工艺 覆膜有油性、水性及热压预涂(干性)3种,油性、热压预涂(干性)覆膜的生产工艺有污染,已属于逐步被淘汰的生产工艺,水性覆膜既经济实惠已是国内覆膜流行的生产方式。 水性覆膜的工艺流程为:给纸部给纸——输纸台输纸——薄膜涂黏合剂——印刷品覆膜——收卷——悬挂干燥——分切——平放定型。用于水性覆膜的塑料薄膜,基本与传统的油性覆膜相同,主要为聚丙烯薄膜,也可用聚氯 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酯薄膜等。对薄膜的电晕处理要求程度较低.覆膜后寄存时间长,油性、热压预涂(干性)覆膜对薄膜的电晕处理要求较高。黏合剂也被称为水性胶.主要原料配比约为:醋酸乙烯·乙烯聚合乳液(VAE)75%—85%、松香3%—5%、乳化剂3%—5%、水5%—10%、其它添加剂1%—2%。水性覆膜不需要经过加热干燥,直接收卷,速度到达70—80米/分钟,是其它覆膜方式生产的2~3倍。 水性覆膜工艺使用水性环保胶水,不需加热干燥装置,高速节能且光泽度高,因其特性也存在1些不足的地方,在1些产品上要慎用。不适合大面积图文产品的覆膜水性覆膜的胶水含有1定的水分,在用于大面积(特别是大实地覆膜)的图文产品时,在图文表面显现较大面积的雪花状斑点,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加大施胶量也改观不多,只能采取油性或热压预涂膜工艺代替施工。 因客户要求有的产品需要双面覆膜,如果用水性覆膜工艺生产,其胶水内含水量多,导致印品覆膜后水分难以短时间挥发,使印品发软,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出现质量事故问题。覆膜后3—5天内不容易进行凹凸加工由于水性覆膜的水性胶里有水,有时覆膜后3—5天里难以完全干燥,如对其产品进行压凹凸加工会在其接触面产生粘贴不牢固、起泡等问题,在铜版纸上表现最为突出。例如1些手提袋,用水性覆膜后的压痕杠线不是很平直的,有时会发白、起泡,影响产品外观。后续加工等待,准备时间太长水性覆膜的产品经大张分割后24—48小时的平放定型.有时还经35~40℃的烘烤才能流入下道工序施工,目的是将其胶水的水分挥发,稳定粘贴强度及覆膜产品的挺度,才能进行后续加工,有时还要采取1些特殊手段才能满足要求。 印刷图文变色主要出现在大面积的专色印刷品上覆膜,如印金、银墨的产品水性覆膜后色采会产生变化,由于胶水中的1些化学物质和水与金墨(内含铜粉较多)或银墨(内含铝粉较多)产生化学反应而至,这时候候只能采取油性或热压预涂膜工艺。 水性覆膜产品有其独到的地方:①对骑马订类的封面特别是较薄的封面用水性覆膜不会受潮产生卷曲;②生产适性要求也不高,适合大批量流水线生产;③投入的价格本钱不高,综合本钱较低:④不容易污染环境,属于环保型产品,也代表覆膜的发展方向。 (1)(2)(3)(4)(5)(6)(7)(8)(9)(10)信息来源:科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