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坛扫赌打黑风暴6月13日宣判伸张正义更引反思
宣判
2012年6月13日,始于2009年的中国足坛扫赌打黑风暴,在长达两年多的调查审理后,终于迎来了一审终结。辽宁丹东、铁岭、鞍山、沈阳四地中级人民法院对7起涉足球系列犯罪案件的11名被告人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其中,中国足协前专职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前主任谢亚龙、南勇,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前领队蔚少辉一审均被判刑10年6个月。中国足坛昔日呼风唤雨的人物杨一民、张健强、陆俊等60余人此前已分别受到法律惩处。
【镜头】 伸张正义之处仍流淌着伤痛
13日清晨,天气预报的中雨并未如期降临沈阳,而庄严肃穆的沈阳市中级法院门前,却如期迎来了各地的记者和球迷。他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是,四名前国脚将得到怎样的惩罚,国脚们曾经精彩的人生如今如何演绎。
上午7点46分,押送四名被告人的警车驶入法院。法庭上,法官庄严宣判,球员们对结果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惊讶,除了祁宏当即表示不上诉之外,其余三名球员都冷静地表示要与律师商议再做决定。然而,球员家属却难掩心痛,在法官问到祁宏是否听清判决时,祁宏的妻子眼中流出了泪花。
相较于南勇、谢亚龙这些曾高高在上的足协官员,申思、祁宏这些奔跑在绿茵场上的球员获得了更多球迷的宠爱。一位在法庭外守候的球迷说,他自小就喜欢申思和祁宏,没想到自己当年的偶像会以这种方式停留在他的记忆里,他感觉心里有些“刺痛”而不是“痛快”.
戴罪之人得到惩罚,正义得到伸张,然而那些埋藏在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却被永远地涂上了污点、留下了伤痛。
【深度】 中国足球反思录
为了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在震惊、痛惜之余,应该深刻反思中国足球,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唯有如此,中国足球才能触底反弹,获得重生。
足球主管为何纷纷倒下--必须彻底改变官商一体、管办不分的现有体制
中国的职业足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个怪胎:一个官商一体、管办不分、由重视政绩重于联赛利益的行政管理者所主导的“伪职业”联赛。足协领导们虽然负责和主导联赛的运营,却不为联赛的兴衰承担任何责任。体制成了“保护伞”.
“海利丰们”及国企、房地产足球乱象--既要监管俱乐部,也要给俱乐部铺一条生存的合法路径
为了好成绩,一些国有资本在投资足球时往往互相攀比、不计成本,不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且 “烧钱”行为导致中国足球的发展环境越来越艰难。如今,房地产足球成为中超又一道景观,房地产商除了利用关注度追求广告效应外,还有取悦当地政府、争取政策支持的动机在内。
联赛赔钱,球员毁牌,赞助商权益受损--职业足球是个综合体,只有每个单体都职业化了,职业足球才能做到职业化
中国的职业足球一度是金光灿灿的,但是当联赛成为足协的“提款机”和“征兵站”,当作为联赛主体的球员、球队和裁判不职业的毁牌行为越来越多。联赛曾经的金字招牌毁得差不多了。俱乐部和投资人如何盈利,是中国职业足球必须解决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黑哨案”叫停成反面教材--绥靖政策只能带来更大的灾难,足球打假要真打、狠打、长打
2001年12月14日,绿城和广州吉利俱乐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曝污点并揭黑,由此揭开了轰轰烈烈的反黑序幕。最终,只有龚建平这个写了“忏悔书”主动交代问题的裁判受到牢狱之灾,反黑风暴草草收场。
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为何踢不好足球?--要改变足球政绩观,重长期基础轻短期成绩,切实落实“足球从娃娃抓起”,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当铺路石
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不可能不知道根基已断,但受到“唯成绩论”的影响,中国足球一直陷入从思想到行动上的急功近利。于是,所有的足球优质资源向国家队集中,作为足球未来的青少年群体无形中被忽略了。
据新华社
被告人谢亚龙犯受贿罪
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
关于被告人提出刑讯逼供的问题一审法院未予采信
被告人南勇犯受贿罪
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
被告人蔚少辉犯受贿罪
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
被告人李冬生犯受贿罪
判处有期徒刑7年
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万元
被告人邵文忠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
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
被告人申思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判处有期徒刑6年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
被告人祁宏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
被告人江津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
被告人李明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